层析扫描
发布时间:2025-08-05
浏览量:393
一、单位信息
某单位
二、案例摘要
超声波速度结构反演-层析成像技术对岩石内部损伤进行成像。超声波速度结构反演-层析成像技术,是从医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应用技术,其在地球内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,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。由于地震层析成像震源和接收点分布的不均匀性,对地球内部采样也极不规则,在对局部区域进行研究不可能像医学CT那样得到全方位的采样,加之所依赖的地震波的实际路径并非直线,因此,地震层析成像需要用有限和不均匀的采样来重构地球内部的信息,所面临的问题要比医学方面复杂和困难的多。相比较而言,在实验室开展超声波层析成像观测要比野外的多。利用这个优势和实验室的实验条件,为研究岩石破裂过程中内部结构变化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手段。
三、仪器通道数
32通道声发射系统
四、实验过程
试样是房山花岗岩,尺寸260x130x30mm,室内测波速4500m/s.采用四面透射法,一共布置26个声发射传感器。

探头布置示意图
五、数据处理与分析

0,20,40,60,80,100和120MPa应力 (a)~(g)时 P 波速度反演结果。(h)为岩样最终失稳破裂后的图
六、结论
通过观测单轴压缩变形破裂前花岗岩的超声波P 波速度和反演其速度结构,可以研究 岩石变形破裂前的内部结构变化。花岗岩单轴压缩变形破裂前,岩石 P 波速度先是整体逐步升高,然后,高速区域逐步缩小范围,波速变化局部化,在高速区域之间形成条带低速区。最终破裂发生在该低速带上。
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,如果在不同的观测点,进行点对点的速度观测,压实阶段和线弹性阶段,具有一致性,速度逐步升高。但是,失稳破裂前的屈服阶段,不同的观测点,将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模式,这说明通过点对点观测速度变化研究岩体结构变化的局限性。